当前位置: 首页>经济 >

青春,是写在大山里的坚守——从“老兵日记”中感悟新疆军区某基地保障队某哨所官兵的守库情怀

2023-08-12 06:10:34 来源:解放军报

① ② ③

7月中旬,新疆军区某基地保障队某哨所两名新兵的“下连第一课”,是到哨所学习室参观“老兵日记”。

学习室的展架上,展示着19本日记。其中一本日记最为特别,老旧的封皮上缠着一层层胶带。拿起这本充满“年代感”的日记本,二级上士李森向两名新兵介绍:“这是王毅班长的日记本,也是咱们哨所展出的第一本日记。”


(资料图片)

13年前,刚成为列兵的王毅来到大山深处的哨所。巡库、查库、站哨、收发物资,日复一日与大山为伴的守库生活,让王毅一度找不到当兵的“存在感”。在班长陈长江的影响下,他开始读书、写日记,用文字记录平淡的守库岁月,品味时间滋养下坚守的意义。

后来,写日记的官兵越来越多,逐渐成为哨所的一项传统。在新兵下连、执行重大任务等时间节点,哨所还会组织官兵参观“老兵日记”,汲取触动心灵的力量。

只有寂寞的边关,没有寂寞的人生

■新疆军区某基地保障队某哨所一级上士 王 毅口述

每年新兵下连后第一个星期日的晚上,新兵班长会组织新兵写日记。今年也不例外。

那晚,学习室灯火通明,点亮了大山漆黑的夜色。准备前往学习室学习的我,在窗户前驻足,看到两名新兵正在伏案书写。看着他们若有所思的青涩模样,我不禁想起13年前刚来到哨所的时光。

成为“讲故事”的人

2010年3月,结束3个月的新训后,我和几名新战友兴奋地坐上越野车一路向西,没想到车窗外的景色越来越荒凉。

从新兵营到哨所的路程并不远,但最后几公里是一条布满碎石的单行道,一侧是山壁,一侧是悬崖。

下车后,一幢两层哨楼和几间平房映入眼帘,哨所一侧的墙上写着12个大字,“与山为伴、与险为伴、与苦为伴”。

环顾四周,哨所三面环山。这里只有十几名官兵,常年执行物资收发、巡库、查库、站岗执勤、押运等任务。

在哨所待久了,我才明白原来我所向往的边关,不仅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辽阔,还有绵长的孤独和寂寞。那时我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别人当兵可以手握钢枪、驾驶坦克,我只能在深山里看守库房。

班长陈长江看出了我的异样。瘦瘦黑黑的他,那时已经在仓库守了近10个年头。听了我的烦恼,班长给了我一个建议:“空闲时多看看书,你会在书中找到答案。”

深山中,没有网络的日子被拉得很长很长。听了班长的建议,我开始看书、做笔记,那些富有哲理的表达,常常引发我的思考,让我不再心浮气躁。渐渐地,我不再局限于写读书笔记,笔端流淌出对守库生活的日常感悟。不知不觉,我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人。

日记中的苦与乐

来到哨所后,我把在新兵营获得的“优秀新兵”奖状放进抽屉里,希望用一个好的开端激励初入军营的自己。

然而,第一次3公里跑测试,由于不适应寒冷天气,我的成绩排在倒数;第一次盘点库房物资,我因马虎大意造成账物不符……看着抽屉里“优秀新兵”的奖状,看着哨所“龙虎榜”上被评为“进步之星”的同年兵,我有些灰心丧气。

一次教育活动中,陈班长给我们讲起哨所往事。上个世纪70年代,在这个不通水电的大山深处,第一代守库官兵开始修建库房。在缺少重型机械设备的情况下,他们靠肩挑手抬将一筐筐石头运上山,用钢钎、铁锤一点点开凿洞库,打造了一座坚实的“堡垒”。

那晚,我在日记本上记下第一代守库官兵的故事,也写下一句话:“从现在起,不再惧怕困难,不再灰心,要像老前辈那样把根扎在这里。”后来,在同年兵中进步最快的我,数次登上哨所“龙虎榜”。

当兵第二年的冬天,我第一次参加押运任务。由于列车的货车车厢里没有取暖设施,我和战友只能靠在一起取暖。几天后,出发时带的馕饼已经咬不动也掰不开,只能装到塑料袋里摔碎,泡在泡面的汤里吃。

7天后,列车终于抵达目的地。“安全送到,请验收!”交接时,接收人员敬礼的右手久久没有放下,表达对我们的感谢。

那一刻,涌上心头的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让我明白了班长们那句“我是仓库兵我骄傲”的含义。那晚,我在日记本中写道:“最大的成长,在于找到存在的意义。”

找到了“存在感”,就有了坚持的动力。2012年7月,我被推荐参加上级组织的保管员比武。那段时间,我的日记内容也发生变化,记录着我的训练计划和一次次模拟考核的成绩。

那次比武,我取得第4名的好成绩。陈班长看到我进步这么快,问我有什么诀窍。我拉开抽屉,指着已经写完的第一本日记说:“都在这本日记里。”

得到我的允许,陈班长仔细阅读了我的日记。后来,他提议将我的日记在学习室展出。没想到,不少战友看完后,也有了写日记的想法,在一次次与自己的对话中寻找内心的力量。

慢慢变成“你”的模样

不知不觉,哨所写日记的官兵越来越多,展示“老兵日记”也成为哨所的一个传统。

2017年入伍的刘玉麒,展示的是一本特殊的“日记”。入伍前,刘玉麒是一名美术生。他刚下连时,恰逢刮起沙尘暴,一连刮了好几周。老兵们早已习惯这种恶劣的天气,几名新兵却焦躁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我对刘玉麒说:“你会画画,空闲时可以把这里的一草一木和战友们都画下来,用你的方式创作一本独特的‘哨所日记’。”

从那以后,休息时我们总能看到刘玉麒拿着铅笔将所见所闻画在本上。1个月后,我们在学习室看到他的这本“日记”,看到小树发了芽,看到野花在绽放,看到老班长操作叉车时专注的眼神……刘玉麒说,他在创作这本“日记”时,也看到了自己想成为的模样。如今,他已经被任命为班长,选改为中士。

赵国超大学毕业后应征入伍,主动申请来到边防,但哨所艰苦的环境一度让他很不适应。

2021年“八一”,退休职工韩仁和回到哨所看望大家。前一年刚刚退休的韩仁和在哨所待了近40年。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在深山里待半辈子,他说,把哨所当成家,把守库当成使命,苦日子也能过出甜味来。

那次与韩仁和的交流,让赵国超很受触动。后来,赵国超训练十分积极,在上级组织的比武中,用汗水的咸换来荣誉的甜。他在日记中写道:“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找一片净土,让梦想的种子生根发芽。哨所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2017年,陈长江班长退役前,特意嘱咐我:“你一定要带着大家把哨所的好传统传承下去。”以前,我没有真正理解陈班长口中“传承”的含义。如今,翻开日记本,我将心里话写给远方的陈班长:“传承,就是‘你’离开以后,我慢慢成为‘你’的样子,种下担当的种子,一代代守下去。”

(文字整理:王畅、王梓洋、王梦缘、吴航)

图①:新疆军区某基地保障队某哨所一级上士王毅在写日记。

图②:新疆军区某基地保障队某哨所战士在喊山。

图③:新疆军区某基地保障队某哨所战士在哨楼眺望山景。

供图:徐鹏、杨隆洋、陈程孝

制图:扈硕

笔尖流淌战士心声

■新疆军区某基地保障队中队长 李鹏鹏口述

一场小雨过后,山间湿漉漉的空气让我很是喜欢。完成例行查库,看看时间还早,我伏案写下当天的日记。这个习惯,我已经坚持了4年。

2016年,我毕业分配到原新疆军区某仓库,担任机关助理员。3年后,部队调整改革,我主动申请到基层,来到保障队。战友不理解我为什么选择这么偏远的地方,我说都是祖国的大好河山,总得有人守。

上任后,我发现自己把问题想简单了。保障队驻点所在的这个哨所,基础设施简陋,十几名官兵住在一间平房,日常活动“施展”不开,加之地处大山风口,一年四季风沙相伴。日常工作是一遍又一遍地查库巡库、翻来覆去地翻堆倒垛,时间仿佛都变得很慢……

不久后,我在学习室看到了“老兵日记”。好奇之余,我翻开王毅的第一本日记,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哨所的故事。我一口气读完,泪水不禁涌出眼眶。这是一名士兵的青春和坚守啊!

作为中队长,我认为自己有责任将写日记的好传统延续下去,记录自己的成长,记录哨所官兵在大山里的奋斗。

吃完晚饭,大家喜欢坐在哨所门外的几块大石头上聊聊家常。

二级上士王飞飞父母催婚,但他想“先立业后成家”;

中士刘玉麒的妻子最近总在加班,他担心妻子的身体吃不消;

新排长刘钰材军校毕业后刚分到哨所,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

回到宿舍后,我将聊天内容记在日记本中,同时注明:周四晚上,和刘钰材谈心;周六下午,给刘玉麒的妻子打个电话……

“暖到兵心,才能换到真情。”我把这句话写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后来,我的日记本也被摆上展架,里面的一些内容成为哨所的“土规定”:25岁以上的未婚官兵,在不影响工作前提下,周末请假外出谈恋爱“必须”批准;官兵生日当天,炊事班要制作生日蛋糕……

4年来,我的日记本换了一本又一本。虽然身处大山,日子艰苦寂寞,但我们在一天天与自己的对话中,找到了直面困难的勇气,坚定了扎根深山的信念。

我们没有被“遗忘”,我们的故事,在一本本日记中不断续写。

纸上跃动温暖字符

■新疆军区某基地保障队某哨所上等兵 刘 林口述

2022年6月,来到哨所第二天,王毅班长带我到学习室参观“老兵日记”。王班长打开其中一本日记,上面写着:“做自己人生的船长,把好前行的方向,即使平凡也是成功。”

看着我似懂非懂的样子,王班长解释:“相比其他岗位,守库可能有些枯燥,但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不一样的乐趣。”随后,王班长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写日记。

之后,我跟着班长巡库查库、检查登记,还要背记库房的重要物资……看着日记本上一成不变的内容,写日记的新鲜感开始消退。压倒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家人寄来的辣椒酱因为路途遥远,收到时已经发霉变质。我再也忍不住了,狠狠地将那几页日记撕了下来……

看到我在守库时有些漫不经心,王班长找我谈心。“我是来保家卫国的,不是来当仓库保管员的。”听到我的抱怨,王班长说:“每一名战士都是战斗力生成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保管的是与敌人战斗用的物资,我们就是在战斗!”

心生惭愧的我,回想起刚到哨所时,是老兵们给予我们关心关爱,是班长细心地将守库注意事项讲给我们听……这些场景,为什么没有出现在我的日记里?

记得我刚来哨所第一次参加大项任务,由于缺少经验,只能站在一旁看班长们忙得热火朝天。班长好像看出我的窘迫,朝我喊了一声:“那边人手不够,你过去看看。”我马上跑去帮着搬运物资。其他单位的战友们看我工作很卖力,都打听“这个新兵是谁”。晚上班长和我说起这件事,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

后来,我在日记本中写下一句话:“山河壮丽,生活温暖。须向前。”

冬去春来,跟随第二年春天而来的还有各项任务。我在班长指挥下发放物资,准确快速找到物品,仔细进行核对,有序的工作流程让班长对我刮目相看。晚上,我在日记本中写道:“这次突破了自己,相信下一次会做得更好。”

1年多的时间里,日记本记录了我的心声,也见证了我的成长。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希望用日记本记录更多的温暖、更多的收获、更多的成长。(读者 毅口述)

关键词:

为你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