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煤炭 >

世界看点:多科联动 清华一附院成功为一名患者切除胸腔内22厘米肿物

2023-07-01 16:18:46 来源:青瞳视角


【资料图】

近期,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多科联动,成功为一名非典型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切除胸腔内的巨大肿物。据清华一附院胸外科主任魏慎海介绍,非典型孤立性纤维瘤是介于良恶性之间的一种肿瘤,可以理解为低度恶性,一旦确诊,首选手术治疗,该疾病有一定的复发率,但只要完整切除,仍能保证大部分患者的长期生存。

近日,中年患者王女士忧心忡忡地来到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就诊,患者因体检发现左侧胸腔有一巨大肿物,当地医院首先考虑恶性可能,认为极有可能为晚期肿瘤。突如其来的打击让王女士每日心神不宁,经朋友推荐,她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

王女士来院后,胸外科门诊迅速将其收入院,入院后,胸外科主任魏慎海详细分析了患者病情,仔细研判了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尤其是影像学资料,考虑患者肿瘤低度恶性的可能,这给了患者及家属巨大的信心及生存下去的勇气。魏慎海又结合患者身材较矮、体重较轻、胸腔较小、肿瘤较大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及应急措施,以确保万无一失。

但好事多磨,患者术前常规备血时,输血科发现其体内存在特殊抗体,经鉴定后为抗M抗体,输血存在风险,由于院内输血科无抗M单抗,输血科建议其前往相关单位进行特配,但需要等待的时间较长。输血科主任杨永涛在了解患者病情后,判断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可以采用术前红细胞单采技术,用患者自己的血做手术准备。最终输血科与胸外科沟通后,决定双管齐下,一边积极联系开展血液特配,一边进行了患者自体血采集工作,采集无血浆的纯红细胞200ml。经过输血科不断沟通,又为患者配到了6U适合病人的红细胞,使这台手术有了血液保障。

既往针对胸腔巨大肿物,传统的术式多为经肋间手术切口的切除,但魏慎海考虑到肿物基本填满左侧胸腔,常规的后外侧切口可能导致肿物不能完全暴露,术野不清楚,导致术中大出血可能,以目前的血液准备量不一定能满足用血需求。既往国内多家医院的手术经验也证明了经肋间手术的局限性。遂经过科学研判,果断选择了经胸骨的“L”型切口,术中的情况也应证了魏慎海的预测,“L”型切口使肿物暴露清楚,降低了手术难度。术后经测量,肿物大小约22cm*18cm*10cm,如此巨大的肿物极为少见,但是术前合理的切口选择使手术极为轻松,不到1个小时,即完成了完整切除,且出血很少,术中也没有输血,术后患者很快恢复出院。

最终病理检测结果显示,王女士胸腔内的巨大肿物为非典型孤立性纤维瘤。魏慎海介绍,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来源的肿瘤,大多数为良性,少数为恶性。在临床表现上,常是无症状,也可因肿块巨大,产生局部压迫症状,如咳嗽、疼痛、呼吸困难、肺性骨关节病等,多见于中年人。孤立性纤维瘤通常表现为缓慢生长的肿块,好发于胸膜,也可在颅脑、颈部、脊髓、腹部、盆腔、软组织等位置生长,病灶通常较大,最大径平均达9cm以上,呈分叶状,生长缓慢,周围组织常受压移位。非典型孤立性纤维瘤是介于良恶性之间的一种肿瘤,可以理解为低度恶性,一旦确诊,首选手术治疗,该疾病有一定的复发率,但只要完整切除,仍能保证大部分患者的长期生存。

通讯员/潘守强 王乔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彭小菲

关键词:

为你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