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策 >

强化机制有效衔接 推进中非农业合作

2023-06-27 18:14:01 来源:华声在线


(相关资料图)

陈弘 文春晖

农业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湖南是农业大省,湖南农业对非经贸深度合作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核心、三片区、五大功能聚集区”的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产品通道建设等取得重大突破,湖南“杂交水稻”名片在非洲享有盛誉,并形成了咖啡、可可、腰果、夏威夷果、干辣椒、芝麻等进口产业链和小农机、种子、农资等出口产业链。但湘非农业合作仍面临一些瓶颈亟待突破:一方面,湖南农业存在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不足、外资利用低以及农业机械化、设施化、适度规模化、服务社会化能力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非洲国家农业普遍存在生产能力不足、对援助的依赖性较高、可持续性较差、加工能力较弱等问题。

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改革创新试验田,承载着建立对非经贸合作交流长效机制、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并推动对非贸易创新发展的使命任务。非洲大陆自贸区是非洲各国打破贸易壁垒和发展不均,推进一体化进程,促进非洲经济增长、农业发展、粮食安全、工业化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加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与非洲自贸区农业合作机制的有效衔接,有利于推进中非开展全方位农业合作,提升双边合作便利化和互联互通水平;有利于农业科技、人才、贸易、投资等政策全面落地实施,提升合作质量。

推进双边农产品贸易通关和结算便利化机制衔接。其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及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同非洲各农产品贸易合作国开展农产品检验检疫合作及准入谈判,为非洲农产品输华建立“绿色通道”,进一步扩大非洲国家输华零关税待遇农产品种类,支持先行区符合条件的口岸扩大进口品类;其二,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化程序和要求进行农产品生产,对符合“两品一标”的优质农产品出口注册备案,在非的中资农业企业也按照标准程序对当地农产品进行严格的生产加工,推动非洲优质农产品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其三,深化中非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建设(AEO),提升两国企业跨境通关效率,压缩通关时间,降低贸易成本。

加强双边农业投资便利化和政策机制有效衔接。其一,积极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中国企业到非洲进行农业生产、加工、仓储、物流投资与开发,促进非洲绿色、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双方推动合作区域农业品牌建设,带动中非农产品贸易发展;其二,将中国资金、技术、市场、企业、人才、成功发展经验等同非洲国家丰富的土地资源、巨大的人口红利、市场潜力紧密结合起来,为其农业发展提供农业机械设备、种植、畜牧、渔业物资及技术全链条配套的中国方案,增强非洲农产品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其三,结合湘非农业现有合作基础和全省各市州农业产业优势,出台一批培育经营主体和产业链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优势农业产业深度参与非洲农业投资合作。

深化跨境物流海外仓与中非经贸物流体系建设机制衔接。其一,建立自有清关公司,建立标准化5S物流仓库,学习借鉴先进国际物流经验,缩减清关流程,提升清关效率与物流效率;其二,建立海外仓担保授信机制,引导国内银行结合行业特点提供相关资金支持服务,让普惠性金融政策覆盖到跨境电商行业,充分利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等支持海外仓建设;其三,将物流服务模式与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相结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预测等优化运营管理,推动服务模式转型,利用线上平台提供商品展示、咨询答复等服务,提升海外仓的价值链。

强化双边农业人才培养与交流机制衔接。其一,支持湖南与非洲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间的科研合作,依托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科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平台,建立农业技术研发分中心,结合非洲当地特有的病虫害与气候等自然因素研究开发适应其本土的优良种子,提高其农业生产力;其二,支持湖南与非洲农业院校建立联合培养学生与交流机制,支持开展境外办学,支持开展课程交流、学分互换等教育合作,多渠道加快非洲农业人才培养;其三,建立湖南国际农业产业创新与交流平台,设立特色农业产业国际经济研究中心,建设国际功能植物开发利用联合研究中心等,搭建一批周期长、辐射广、公益性强的公共平台。

(作者分别系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二级教授;湖南农业大学中非农业发展与合作基地执行副主任、教授)

关键词:

为你推荐

推荐内容